【当前热闻】在杭州拿地真有那么难吗?︱刘德科

2023-04-27 11:29:09 来源:德科地产频道

文︱刘德科

不少房企都在抱怨:在杭州拿地,很难。稍微优质一些的宅地,竞拍很容易触顶。触顶就得摇号,拼运气。

为什么总有人运气特别好?穿红色战袍,有用吗?或者到哪个山头拜拜,有用吗?这些心理安慰剂,可能有用吧。但硬核手段在于:多找一些合作单位,大家分头去拍,把参拍基数搞大,摇中的概率就会变高。


(资料图片)

简而言之,要把朋友弄得多多的。

这还不够。不仅要人多势众,更要到处留情——要参拍更多的地块。如果政府一次推 20 宗地,你只报名其中的 1 宗,你的概率自然就低;人家可是几乎每一宗都去报名参拍,摇中的概率自然就飙升。

听起来很容易,那就多报名嘛。但是,这里面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对于那些总部不在杭州的全国性房企来说,拍地得上会,得总部批准,总部不可能允许杭州公司一次性参拍那么多宗土地——如果报了 10 宗地,万一全摇中了,那可咋办啊?没法平衡啊。全国又不是只有杭州一座城市,不能把宝全部押在杭州一个城市。

再退一步,就算总部愿意让你多报一些地块,还是有问题:杭州房地产开发利润非常低(房地价差很小),得靠工程高周转(从拿地到开盘的时间得越短越好),账才能算得过来。

工程高周转的第一步就是:拿地之前就得先把规划设计方案做好——不止是简单的强排方案,而是差不多可以直接施工的深化方案。

这种程度的方案,假设一宗地 50 万元,如果你报 10 宗地就得 500 万元;如果一宗也没摇中,那么 500 万元就等于打了水漂。对于绝大多数房企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房企想要在杭州拿到地,还得有「风投思维」:报了 10 宗地,有可能一宗也摇不中,但只要摇中一两宗,那么花掉的 500 万元就算是打平了,如果摇中了三四宗,那就赚了。

有一些人说,滨江和绿城(总部均在杭州)就是这么干的,就是用这种「风投思维」来拿地。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有时候,绿城报了很多宗地,每宗也都做了很深入的规划设计方案,但是并没有花钱。

不花钱,建筑设计院怎么愿意呢?摇中了,没问题;要是没摇中,不是白做了?建筑设计院的逻辑是:如果绿城没摇中,别家摇中了,那么建筑设计院就把方案卖给摇中的那家。

人家为什么要买?那样的规划设计方案,其实已经涵盖了绿城对于该地块的全部思考(包括客户研究、市场定位、产品研发等),甚至有些方案是宋卫平在拿地之前多轮评审过的。所以,对于摇中该地块的别家开发商来说,只要他不是自视甚高且眼高手低,通常都会买。买来再稍微融入一些自家的东西,就可以直接开始施工了。

这样一来,有趣的多赢局面就形成了:绿城没花钱,建筑设计院也没白做,别家开发商也得益。

这种奇特的模式,都是摇号机制给逼出来的。

不少房企都在抱怨在杭州拿不到地,我们归纳一下刚才唠叨的那些办法——

● 放下身段:多找一些合作单位

● 说服总部:报名参拍更多宗土地

● 练就本领:要有工程高周转的能力

● 风投思维:拿地之前就得先把规划设计方案做好,并且要用「风投思维」去看待设计费支出

● 拿来主义:如果绿城没摇中,摇中的房企值得跟建筑设计院买他们给绿城做的地块设计方案

只要克服以上这些障碍,在杭州拿地就不是什么难事。当然,克服这些障碍,本身是很难的:放下身段,说服总部,练就本领,风投思维,拿来主义……

真的不是运气的问题。

编辑︱卢丹婷  后期︱沈奕飞

视频编导︱费嘉    摄像指导︱王德正

策划︱王冬莺  主编︱何玲  流程︱周慧慧

总编辑︱刘德科  书法艺术︱陈志亨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