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国家审计署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报告”)。从审计报告内容来看,多家信托公司存在违规行为。
(资料图)
审计报告称,审计部门重点审计的4家中央金融机构和21 家国有信托公司资产61.63 万亿元、负债55.51万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从0.9%到15.5%不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资产底数不实、管理不严。审计报告称,24家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少计、虛假处置、移至账外等方式,未如实反映风险资产3746.29亿元。4家中央金融机构还违规列支薪酬、营销等费用29.11亿元,其中2家26.95万平方米的办公和技术用房闲置。
二是违规开展业务。25 家金融机构违规开展存货、理财、信托、保险等业务,其中银行存货业务违规问题仍较高发,多表现为变相高息揽储、存贷挂钩、货款审查不严等。
审计报告还称,审计的21 家信托公司中,有17家帮助实体企业实施粉饰报表、转移资金、隐瞒关联交易等违规行为。8家信托公司借主业之名行违规之实,通过设立形式合规的资产服务信托计划等,协助多家企业发放网络贷款,并违规将尽职调查、风险评价等实质审核环节外包。
早在去年8月,多位受访人士曾向记者透露,国家审计署正在推进对信托公司的专项审计,涉20余家信托公司。“此次专项审计颇为细致全面,业务层面涵盖地产、地方政信、通道业务、自营业务等各个方向,同时全面审查了相关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甚至包括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开会流程,高管到会次数等。”有信托业内人士表示。
从审计报告来看,信托行业确实仍存在一定违规行为,审计署审计建议,有序推进中小银行、保险、信托机构改革化险工作,健全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信托业严监管趋势依旧,相关罚单不断,违规行为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比如,近期,雪松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因以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名义误导投资者、违规审批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等多项违规行为被原中国银保监会江西银保监局罚款220万元;6月21日,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因未严格管控信托资金来源及用途,部分非现场监管统计数据与事实不符,被云南银保监局处以罚款60万元;今年3月,因存在非洁净转让信贷资产、内部风险控制欠审慎等问题,重庆信托被罚款200万元。
“近两年来,严监管态势持续,信托公司违规行为惩治力度有所加大,有助于促进信托公司提高经营发展的合规意识,提前识别并有序化解风险。而对于信托公司来说,监管处罚会影响信托公司声誉和监管评级,未来信托公司需回归本源,立足监管要求合规展业。”一位信托研究员表示。
原文转自: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