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四十余年坚守文学圣地,这个不甘被动漂流的人,正由书写土地的圣手转变为黄海畔的“老盐工”——赵德发:经山历海写传奇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大众日报》记者 刘兰慧能写出“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宗教文化姊妹篇”(《双手合十》《乾道坤道》)以及《人类世》《经山海》《黄海传》等著作的作家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采访赵德发之前,作为他的读者和沂蒙老乡,我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同时还有一丝好奇。绝大多数情况下,赵德发犹如一个扎根泥土的乡民,带着质朴,在希望的田野上,背着烈日,不急不躁却一直前行,使人不自觉跟上他的节奏。他不是一个纯以技巧取胜的作家,他的创作也许并非无懈可击,甚至有一种质朴的“拙”。近距离接触他,与万千读者的感受一致,他是完美主义的追随者,凡事执着认真。自20世纪80年代登上文坛以来,赵德发40余年间坚守文学圣地,这个不甘被动漂流的人,正由书写土地的圣手转变为黄海畔的“老盐工”。2023年6月11日,《黄海传》新书发布会即将开始,赵德发慢慢踱进会议室,身着一件藏蓝色Polo衫,接过中国海洋大学的驻校作家聘书,轻轻摩挲了一下红色封皮,端正地放好。随后,他定了定心神,讲述起《走近海洋,亲近海洋》,来到山麓清溪口,必循水道,觅桃源,而后百川归海……作为他的老乡,我对作家赵德发的名字早有耳闻。直到2019年,在导师张丽军教授的带领下对赵德发进行专访,才真正见到这位沂蒙歌者。此后,我曾多次在山东大学马兵教授主持的新世纪文学读书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课堂、山东书城讲座现场见到这位平易近人的长辈。6月份,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王蒙先生从事文学创作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中再次见到这位作家和他的新作《黄海传》,着实令人眼前一亮。赵德发有这样一幅画像,身着竖条纹衬衫,悠然出神,目光凝视前方。画像非常符合他作为一个文化修行者、文学创作者、精神思考者的气质,它被摆在书架上,也被用作赵德发的微信头像。出身于农村的赵德发,有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写作过程中也宛如一位勤奋的老农民,拒绝浮在表面反映现实,而是深入渔村、山村的角落的细密肌理中。沂蒙山和黄海湾成为赵德发的写作根据地。他一路走一路看,踏出了一串深长的脚印,从乡村到城市,从山岭到海洋,从经验之内到经验之外,从乡土到文化,直至人类的终极关怀。在沂蒙山“顶瓦”的文学种子1979年的一个秋夜,沂蒙山一位24岁的乡村教师心血来潮,想当作家。那天,赵德发在成排的刊物中抽出一本,好像从“命运扑克”中抽出关键性的一张,“这张牌突然把我推向了狂妄的境地,让我不知天高地厚”。“这张牌”是1978年秋天出版的一本《山东文艺》“专刊”,汇集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全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的材料。他读到几位作家的发言,看他们意气风发谈创作计划,深受感染,内心蠢蠢欲动,“他们能当作家,我也要当。”赵德发走到院子里,仰头看着清澈的夜空、闪亮的星星,定下了人生目标。秋风嗖嗖,吹落许多树叶,却不妨碍他整个身心“高度发烧”。回到宿舍,躺到床上,他的心脏还是狂跳不止,直至村里传来鸡叫。然而,当时的赵德发基础很差,连小学文凭也没有,用他父亲的话说,“识仨教俩”。读到六年级学校停课,14岁去邻村读初中,因为学校不正规便退学了。回想起那番“我也要当作家”的岁月,赵德发脸上闪过一丝羞涩,话锋一转,“多亏我15岁当上民办教师,又亲近了书本,8年后考上公办教师。我本打算当一辈子教师,在讲台上让粉笔末儿染成白头的,没想到那本刊物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让我觉得今生今世就要走文学这条路。”当时的赵德发,除了在《大众日报》上发了一个几百字的“豆腐块”,别的稿子不是“完璧归赵”,就是“泥牛入海”。文学“顶瓦”之路似乎异常艰难,“但我依然冥顽不化,把文学看得高于一切。我这时知道了天高地厚,明白了失败的原因是读书太少。”于是,他变成一只圆颅方趾的书虫,在书堆里乱拱。事情在1989年出现转机。正如山东大学孔范今教授所言:“这个一直生活在沂蒙山区的年轻人,来到省城一年半,沉默了一年半,在自甘寂寞中重新认识自己所立志献身的事业,终于有所悟,也终于有所得,他找到了在这个事业中属于自己的位置,并在今后仍然漫长的道路的起端铺下了一块带有鲜明个性标记的基石。”彼时,在山东大学作家班读书的赵德发急于寻找创作的突破口,却屡屡碰壁。经过一段时间的苦读,灵感迸发,在文化雨露的滋养之下,《通腿儿》这棵嫩苗“顶瓦”成功。“《山东文学》看中了它,在1990年第1期隆重推出;又蒙《小说月报》垂青,在当年第4期转载,并荣获第四届《小说月报》百花奖,30年后《小说月报》又在大字版‘经典再读’栏目再次刊发,让我深受鼓舞。”谈及这段经历,赵德发的语调轻松起来。1979-1989年,十年时间,这是一场隐秘而又盛大的写作之旅。其间,赵德发一边系统学习文学知识,一边大量读书,筑牢创作的基石。他白天做好本职工作,晚上当“预备役作家”。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创作,他在33岁时辞去莒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职务。从机关干部到专业作家,是身份的改变,更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重新确认。在沂蒙大地度过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期,农村留给赵德发终身难褪的烙印,故乡成为他无论漂游到哪里也挥之不去的梦影。他用笔书写最熟悉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文学坐标,完成了对中国近百年农民生活、农村现实的广泛观照和深刻反思。随着时代的前进,那块土地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赵德发说,“刻骨铭心的自身生命体验,画面恢宏的人群生存景观,都不允许我缄默,不允许我手中的笔无所作为,于是就有了那些作品。”“顶瓦”成功,赵德发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这一年他35岁,梦想终照进现实。沂蒙的山山水水滋润了作家的灵气,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温热的人情。他的作品从沂蒙山区走向全国,也将沂蒙大地再次带到全国读者的视野中。此后,回望家乡,便觉满目珠玉,他先后创作出以沂蒙农村为背景的“农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以及《嫁给鬼子》《路遥何日还乡》等中短篇小说。面对广袤土地,赵德发轻轻叹息。他选择了平视的角度,站在农民的立场体味真实的苦乐与疼痛,同时也在探求新的叙述形式,保持与世界文学对话的能力。齐鲁文化滋养下的“蚂蚁爪子”写作是一种修行。每一个字眼,每一行句子,都要求作家满怀谦虚、虔心修炼,就如中古世纪隐居遁世的苦行僧,长年累月自闭于修道院中,甘心与世隔绝,为侍奉心中的神祇而弃名绝利,终生不渝。选定道路之后,文学成为他一生的进取和归宿。翻开张期鹏、亓凤珍伉俪所著《赵德发文学年谱初编(1955—2019)》一书,赵德发的文学“修行”之路得以全景展现,题材在变,始终不变的是赵德发对被乡亲们戏称为“蚂蚁爪子”的文字和文化的敬畏心。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而废寝忘食。他的书写自觉地传承了齐鲁文化的精神资源,从早年《通腿儿》的乡土风致到“农民三部曲”的厚重乡土情结再到“传统文化三部曲”的文化沉思,无不呈现了齐鲁文化的丰厚、深度和广度。赵德发曾抒怀:“人生真快,执十年教鞭,坐八年机关,上两年大学,这辈子就是黄瓜打驴去半截了。剩下的半截,铁定心肠谁也不给,专献给缪斯啃。不管她屑与不屑。”完成“农民三部曲”之后,他又立志让写作贴近中华文化之根。赵德发表示,“宗教是我借用的文化视角。我们往往用的是世俗而惯常的视角看世界,如果了解一些宗教文化,就可能多一些视角,或者能让自己的世界观更加超拔”,他开始用小说“描绘”中华文化的基因。不久,机缘来了。五莲山光明寺的住持觉照法师捎口信让赵德发上山,研讨如何挖掘五莲山佛教文化。他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写一部关于当代汉传佛教的小说。此念头一出,心驰神往。他开始大量阅读佛教书籍,一次次去寺院采访,和僧人们“打成一片”。去南方一座佛教名山拜访时,赵德发隐藏起作家身份,冒充居士悄悄住进一家寺院,早上四点即起,随僧人们一起生活与劳动。通过融洽而深入的交谈,他了解到许多僧人的世俗经历、出家因缘、僧团生活甚至隐秘的修习体验。充分领略中国当代汉传佛教文化景观之后,赵德发写出了《双手合十》,这部书关乎世俗欲望与终极关怀,是一部探索红尘与彼岸、浅近与高远、节操与情怀的作品。《双手合十》的写作经历让赵德发了解了如何将“方外之人”写进“方寸之间”。在齐鲁文化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立场之上,“文以载道”成为一代又一代山东作家源于文化基因的自觉行为,赵德发也不例外。许多人谈到赵德发,多以“君子”称之,谦谦君子,儒雅待人。他的作品《君子梦》探究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乡村伦理。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大量阅读儒学典籍,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君子”文化。时代史是由个人史汇合而成,为历史记录细节是知识分子的一份责任。赵德发著有回忆录《1970年代,我的乡村教师生涯》,为20世纪70年代的乡村教育留下一份个人化的真实记录,也是对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初期稚嫩脚印的回首捡拾。2023年3月,赵德发出任高乡书院院长。继万松浦书院、垂杨书院、东夷书院、彦林书屋等书院之后,高乡书院成为传承弘扬齐鲁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时至今日,赵德发先后被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三所学校聘为驻校作家。言谈之间,他咧嘴一笑,自称这是文学人生的重要内容。不断学习,勇猛精进,是赵德发半个世纪以来在文学道路上的一贯姿态。如今,虽然他已入老境,但在他的作品里却看不到老人斑。黄海畔的“老盐工”在希腊神话中,古老的爱琴海流传着塞壬的神话传说,相传塞壬是鸟首人身或人首鸟身的妖精,经常游荡在礁石和孤岛之间,能够发出美妙的歌声。近些年,赵德发也为海洋中的塞壬歌声所“诱惑”,沉醉不知归路,他的写作身影亦溶为动情的海洋渔歌。2023年5月,赵德发的《黄海传》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温奉桥认为,该作堪称一部关于黄海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如果将来有一门“黄海学”的话,《黄海传》无疑是第一块基石。在这部作品中,赵德发真正关注的并不是诸如地理、气象、水文等黄海的自然属性,而是在中华文明的宏大历史场域中,建构黄海的历史文化形象。南齐张融《海赋》有云:“若乃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漉沙”指削土、水淋之法,“熬波”即是煮海,如此便能制作出素白盐晶。文学创作也需要“漉沙构白,熬波出素”。为了获得这片详尽的素材之“海”,赵德发案头准备和实地采访并行。他将“主要参考文献”附于书后,文中的事件、典故、民间故事等有好多都可以从文献中找到出处。为了“真实”二字,他执意进行实地采访,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也成为“煮盐”的必由之路。2022年夏天,赵德发开启了黄海之旅。从黄海的南端走到北端,从长江口走到鸭绿江口,重要的地理标志、沿海景点、渔村渔港、海上建筑、相关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地都留下了赵德发的足迹。他还在多个地方与海洋渔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座谈,与渔民交谈。通过采访,赵德发搜集了大量素材。每天早上五点,赵德发即起床提炼、挑选、加工、升华素材,就好似取来一罐罐、一缸缸黄海水,满腔热情去煮,烟熏火燎,日复一日。终于,他熬出30万个盐粒子,组合成这部《黄海传》。虽已年近古稀,仍老骥伏枥,野心未泯。“计划写三部,总字数可能上百万”,赵德发忘情地讲述着。一部酝酿近三十年的海洋题材长篇小说《沧海》时时让他激动,他正全力投入创作这部作品。一切似乎都有迹可循,在《从山岭到海洋》一书中赵德发提出“人类有一种趋海性”的观点,他在少年时代就有一个“蓝色之梦”,也将自己的创作历程形容为“经山历海”。1989年,原属临沂地区的日照升格为地级市,赵德发于山大中文系作家班毕业后,毅然选择在背靠泰山面向黄海的日照潜心耕耘文学园地。2008年,赵德发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在一次乘船去韩国的途中了解到“带工”这一特殊群体,创作了中篇小说《下一波潮水》;2015年,他从地质历史学家提出的“人类世”概念入手,创作了长篇小说《人类世》。2018年,《人民文学》杂志约赵德发写一部反映新时代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时代样貌早已熟悉,再去沂蒙山和日照沿海深入采访多次,一个叫作楷坡的海边小镇,一位叫作吴小蒿的女镇长,在我心中渐渐清晰并丰满起来。”山景海色,时代风云,乡村振兴的画卷,历史进程中的人物命运,都汇集交融到《经山海》之中。地域文化的无形浸染,关乎一个作家的养成。从沂蒙山岭到东海之滨,赵德发经山历海的探寻从未停止,他的创作宛如沂蒙山里的河流日益壮大、奔流入海,走向浩大与辽阔,既有山的厚重和淳朴,又有海的深沉和包容。年逾耳顺,他积累了含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在内的大量作品,这些作品犹如一粒粒“时间胶囊”,旨在保存一些历史的细节,摄录一些时代的样貌,以期后人感受这种让中国迅速改变的磅礴伟力。近距离接触赵德发,没有了疑问,好奇也变成了尊敬。赵德发的经山历海,值得我们去追寻、去跟随。人物简介赵德发,山东莒南人,生于1955年,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双手合十》《乾道坤道》《人类世》《经山海》,长篇纪实文学《白老虎》《1970年代,我的乡村教师生涯》《黄海传》《学海之鲸——朱德发传》等,出版有12卷《赵德发文集》。曾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优秀作家贡献奖等奖项。
标签: